《四庫全書》對傳統文獻的貢獻 作者: 來新夏 2004年2月3日 《光明日報》
中國是一個文獻積累豐富、傳流曆史悠久的國家。如果從甲骨文算起,當有3000多年;如果從孔子收集整理算起,也有2000多年。在如此悠久的曆史長河中,曆代文獻得以長期保存、積累、流傳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各個時代都有重視傳統文獻的具體措施,特別是國力強盛的漢、唐、清各代在這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,譬如清代編纂的《四庫全書》就是超越前朝的空前偉業。
總匯傳統文獻 較多的學者都把傳統文獻界定在上古到近代以前,在這一發展過程中,有過四次較大的總匯工程:一次是東漢初班固在向、歆父子《別錄》、《七略》基礎上編纂的《漢書藝術志》,一次是唐初編纂的《隋書經籍志》,一次是明朝編纂的《永樂大典》,而最大的一次則是清乾隆時編纂的《四庫全書》。四庫全書的總匯工程在數量上遠遠超過前兩次,著錄之書為3461種,79039卷;存目之書5793種,93551卷,兩項共收書10254種,172860卷,較前二次不啻增大一二十倍。在再編纂上,它不僅如前二次那樣有提要性目錄,還將著錄部分收入全書。四庫全書總匯工程之浩大,實屬空前。 《四庫全書》的再編纂也實現了數百年來儒家學者期望總匯傳統文獻的宿願。在傳統文獻中,佛、道兩家早就有總匯的成果,即佛藏與道藏的編纂,而儒家獨無藏。最早提出編纂儒藏的是明末福建人曹學佺。曹氏在明末和唐王政權下,任過高官,好學嗜書,收藏繁富,曾感歎地說:“二氏有藏,吾儒何獨無藏?”遂決意編纂儒藏。他采擷四部,按類分輯,經營十年,可惜以明亡殉國而未完成,但他提出編纂儒藏的思想影響後來頗巨。清康熙時的徐乾學在為高士奇所撰《編珠》寫序時,就有類似的建議,並希望高士奇向康熙進言落實。乾隆初,新成進士的全祖望曾以在翰林院供職之便,著手從《永樂大典》中分類鈔輯。近代學者錢穆認為,這是“纂輯《四庫全書》的遠源”。不久,著名學者周永年正式揭出為編纂《儒藏》而搜求圖書的建議,寫了一篇《儒藏說》,闡述了《儒藏》的正名、立意、作用和意義。其後,安徽學政朱筠提出廣征遺書、整理官藏和從《永樂大典》中輯佚等建議。這一建議與乾隆帝向往實現文治武功的一統心理恰好合拍,促成乾隆帝決定編纂一部能囊括古今文獻的巨型叢書《四庫全書》。因此,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可謂既實現了曹學以來諸多儒家學者的宿願,又完成了總匯傳統文獻的宏業。 整理、完善傳統文獻體系 保存、積累和流傳傳統文獻,不外兩條途徑:一是如上所述的進行文獻的再編纂,另一條則是整理和完善傳統文獻體系。乾隆三十八年二月,四庫全書館正式成立時,即全面規劃建立一套較完整的運用體系。它先把編書與寫提要的工作統統納入四庫全書館的統一領導下,使二者沒有此疆彼界的劃分。它采取分片包幹,一人全面負責到底的工作方法。對於各書的校勘、考證、提要的撰寫以及根據該書內容價值而預擬的應刊、應鈔、應存目三種意見等工作,都由一人專負其責。這樣,既節省人力與財力,亦明確責任,便於發揮人才的作用,創立了傳統文獻再編纂的良法。在著手再編纂之始,首先廣征圖書以奠定整理基礎。《四庫全書》的書源,大致為三方面:一是命各省采購圖書進呈;二是要求各大藏書家選送相當數量的圖書,以官編大書《古今圖書集成》等作獎勵;三是從《永樂大典》中輯佚,共輯出三百餘種佚書。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全書收錄、存目和撰提要等工作。曆時十餘年,《四庫全書》與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先後完成,在整理傳統文獻的同時能完成書與錄,確是前此未有的創舉。 在《四庫全書》再編纂過程中,又有為完善運用體系而做的兩件事。一是在征書輯書工作中發現有不少珍本秘籍為社會所需要,於是決定刻印流通,先刻印四種,旋因刻印速度較慢,改用新創造的木活字法,共印行134種,即《武英殿聚珍本叢書》;二是開館之始,征書紛至遝來,卷帙浩繁,不便瀏覽,加以乾隆帝年歲日高,希望在生前能看到一部分重要而必備的圖書,所以在開館之初,就命館臣從應鈔諸書中,擷其精華,以較快速度,編纂一部《四庫全書薈要》,乾隆四十三、四年,兩份《薈要》就先於全書竣工,分藏於宮內摛藻堂和圓明園味腴書屋,以備隨時閱鑒。同時還編了一部《四庫全書薈要總目》,作為提綱挈領之作,又一次地書錄並舉。 與《四庫全書》的再編纂幾乎同步進行的《四庫全書總目》是古典目錄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性質的、最重要的目錄學專著。它發揮了古典目錄學“辨章學術,考鏡源流”的主旨,不僅對已收各書撮其指要,論其指歸,對存目諸書也敘其大略,使人得其大概。沾溉後來,厥功至偉。但卷有二百,未免檢讀不便,所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即另撰簡編本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》二十卷。款目以文淵閣《四庫全書》為據,乾隆四十六年前後修成,早於《總目》四年問世。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》雖然精簡了《總目》的總序和小序,但有些條目仍附有簡短的按語,頗便翻檢。圖書目錄同時編制繁簡二本也為前代所未見。 這項整理傳統文獻工作既有《全書》,又有《總目》;既有《總目》,又有《簡目》;既有珍善圖書的選本《武英殿聚珍本叢書》,又有必備書選本《四庫全書薈要》,較完整地形成既有原始文獻,又有二三次文獻的創制。它不僅代表當時整理文獻工作體系的水平,同時對當前編纂《清史》和《儒藏》一類大的文化工程無疑會有所啟迪和借鑒。 奠定清學基礎,培育專學人才 清初以顧炎武、黃宗羲為代表的一些學者針對明末學風空疏的弊病,提倡追古求實之風,標舉“古學”,以反對用朱注獵取功名的“俗學”。顧、黃等學者不僅博涉群籍,而且在治學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整理闡釋傳統文獻的方法,即考據方法,影響了一大批學者,如馬驌、胡渭、閻若璩等都可稱考據學健將。考據學發展到乾嘉時可說是已成“顯學”,出現了以戴震、惠棟為代表的一批學者,提出了以漢代許慎、鄭玄為師的“墨守許鄭”的口號,建立師承家法,稱為“鄭學”。因鄭玄是東漢人,所以又稱“漢學”。他們以考據學作為學派特色,因而又有“考據學派”的稱呼。這批學者多奮起於乾嘉時期,而被稱為乾嘉學派。漢學、考據學派、乾嘉學派具有同一內涵,它就是清學。有學者認為清學是建基於目錄學、考證學、校勘學和版本學等等的專學之上的,而這些專學的發展應該說與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事業有著重要的關聯。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是在乾隆中期以後的二十年間,像這樣大的文獻整理工程必然需要經過求書、登錄、校勘、編目、敘錄、搜求散佚和抄寫謄錄等工序,這些工序都需要各種不同的專門學問。於是,以清初以來的考據學為基礎,逐漸分化發展為目錄、考證、校勘、版本、輯佚等不同門類的專學,而這些專學不僅是清學的支柱,也是發展清學的動力。乾嘉時期之所以能成為清學的鼎盛時期,不能不說是與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有著不可分的關系。以至數十年後,著名學者魏源在給友人李兆洛的信中還說:“自乾隆中葉以後,海內士大夫興漢學,而大江南北尤盛。”這一概括正好說明《四庫全書》對清學的奠定做出過積極的貢獻。 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既然需運用眾多專業知識,必然需要引用和培育大量專門人才。所以在開館之初,乾隆帝除了依照封建體制,命皇子和重臣擔任正副總裁外,主要選用了大量學有所成的知名學者,據有人統計共有360人,分別擔任總閱、總纂、總校、提調、協勘等等職務,其中有許多人是當時卓著盛名的大學者。黃愛萍女士曾在其所著《四庫全書纂修考》中列舉出十二人:即于敏中、王際華、金簡、紀昀、陸錫熊、陸費墀、周永年、戴震、邵晉涵、翁方綱、程晉芳、任大椿等,他們都是當時學術界的頂級人物。此外,黃著又列舉了朱筠、姚鼐、彭元瑞、朱珪、莊存與、金榜、李潢、陳際新、郭長發、陳昌齊、洪梧、王念孫、劉墉、謝墉、趙懷玉、曹秀先、王太嶽、餘集、曾燠、門應兆等和沒有列出的眾多學者也都是俊才碩彥,其學術成果曆曆可考,為清學昌盛發展之砥柱,稱一代人才之盛。在編纂過程中,通過工作實踐和學者們相互商榷切磋,這一龐大的學術群體在治學上都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因而,《四庫全書》培育人才之功,亦不可沒。 結 語 《四庫全書》在其全程中,一直伴隨著複查、校訂、改錯、撤出和禁毀。據黃愛萍女士統計,在十九年的禁書過程中,共禁毀書籍3100多種,15.1萬部,銷毀書版8萬塊以上,數量不可謂不大。所以,有人概括其事說,《四庫全書》對傳統文化是“功魁禍首”,言其保存文化有功而毀滅文化有罪,未免為四庫纂修工程留下遺憾。最近看到任繼愈先生所寫《為〈四庫全書〉正名》的文章,對《四庫全書》纂修過程中的禁書、改書給以很好的詮釋。任先生認為,禁書“是曆代封建王朝皆有的事情”,改書“則是曆代統治者所慣用的手法”,“也不是乾隆一個人的專利”。因而,任先生肯定這是“一項前無古人的文化事業”。我贊同任先生這一合於情理的解釋,因為任何事務在它進行過程中常常是利弊共存,那就要分析其弊端產生的時代必然性,而考察它利之所在,測量其對後世的貢獻。《四庫全書》較完好地保存傳統文獻,特別是從《永樂大典》中輯佚300餘種,開拓了學術眼界;給後世留下一份包羅繁富的傳統文化載體,使傳統文化不再像前代那樣散佚流失。《四庫全書》編纂工作的嚴密組織、周密規劃、制定完整的文化整理體系、培育高質量人才等等,更給後人留下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。所以,我們對《四庫全書》不妨多理解些不足,更多地利用其有利於我們的地方,讓人們更多地向《四庫全書》索取,使它在我們今天的文化事業中發揮更多的潛力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