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福建文化品位的壮举
——访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出版委员会秘书长及总发行人刘鹤然
福建侨报 2005年1月28日 责任编辑:林潞
1月19日上午,省委副书记、省政协副主席黄瑞霖来到省图书馆,参观在这里展示的由我省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,望着分装于8个书柜、148函、1184册的煌煌巨著,黄瑞霖非常高兴,称赞鹭江出版社以宣纸线装形式出版《四库全书》的壮举,了却了国人两个多世纪的心愿,也提升了福建文化的品位。欣喜之余,他挥笔在一册线装书屏页上题词:“华夏瑰宝”。 稍后,记者在省图书馆展示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的大厅,采访该书出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及总发行人刘鹤然女士。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,刘女士被推荐进入《四库全书存目》编委会,从此与《四库》结下不解之缘。自1999年以来,她经手发行的大型精品书有《四库未收书辑刊》、《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》等。此次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,又由她担纲任秘书长及总发行人。她兴奋地说:“盛世修典,再造善本,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的出版,是国富民强的表现,也是福建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的表现。全书印造完成后,出版委员会决定在福建首展,让福建人民首先触摸历史,感受中华文化百年一遇的盛事。”《四库全书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,清乾隆皇帝调集了3826名学者,历时14载,才编纂抄写完成,几乎收录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,因而被国际学术界誉为“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”、“东方文化的金字塔”。《四库全书》诞生200多年来,许许多多有识之士动议影印,皆因工程过于浩大而搁置。2003年8月,鹭江出版社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托。刘鹤然介绍说,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出版工程自2003年9月正式启动,他们把3年都难以完成的任务在一年内完成了,创造了线装本图书印造史上的奇迹。他们最先遇到的困难是手工宣纸的原材料龙须草的奇缺,“出版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一年用的手工宣纸是过去5年手工宣纸产量的总和。”刘鹤然边让记者翻阅、触摸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,边讲解道,他们之所以选择手工宣纸,因为它采用特殊的防腐技术,防蛀、防霉,能久存近千年,故有“纸寿千年”之说。但是手工宣纸制作工艺繁艺,需经过38道工序。她指出,封面用的绫绢和耿绢需要的工艺复杂,要求极高;手工印刷、手工装订,工艺要求高;采用名贵金桐木仿古书祯。“唯其如此,更显珍贵。而且采用手工工艺,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”国家文化部副部长、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评价道:“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是目前所能见到的《四库全书》复制本中制作最精良的一部。” 刘鹤然介绍说,这套书的问世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。首先,经文化部等有关部门批准,第一次动用“文渊阁宝”和“乾隆御赏”原玺为特藏书钤印;其次,只印造300套,100套预留,100套发行海外,100套发行内地;三是再版已不可能,因为生产龙须草的丹江口已封山,手工宣纸、手工印造、手工装祯的工艺没有传人。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,鹭江出版社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 刘鹤然还是全国光彩阅读工程的执行委员,一个全新的文化出版工程等待她去创造新的成就,她也期待福建出版界创造新的辉煌。 (本报记者 黄意华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