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過程 作者: 羅炳良 2004年2月27日 《光明日報》
清朝官方在18世紀中葉主持編纂的《四庫全書》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它不僅為後世保存了豐富的文獻,提供了大量研究我國古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各方面的資料;而且在考鏡傳統學術源流,批評曆代學術得失以及考證、輯佚、校勘古籍等方面,總結了豐富的理論和方法。今天重新考察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,仍不難窺見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。 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,從清高宗乾隆三十八年二月(公元1773年3月)下詔設立《四庫全書》館始,到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(公元1782年1月)第一部《四庫全書》竣工,前後經曆將近九年的時間,其編纂過程大體上包括以下幾個程序。 第一,采擇與經辦內府書籍。清代的內府藏書,大多是前代流傳下來的舊書,或是清代曆朝皇帝下詔編纂的書籍,庋藏於武英殿、懋勤殿、上書房、摛藻堂、味腴書屋等處,供皇帝隨時觀覽。清代內府書籍或經官刻,或由敕撰,普通學者很難看到。清廷將這類書籍全部納入《四庫全書》采擇的範圍,集中到四庫全書館,由總裁指定纂修官專門經辦。對於官刻的前代舊書,例如乾隆年間校刻的十三經、廿二史等,大多直接繕寫,收入《四庫全書》;而對於敕撰之書,除清高宗下詔為《四庫全書》臨時纂修的《曆代職官表》、《河源紀略》等一批書籍直接抄入以外,其餘如順治年間編纂的《易經通注》、康熙年間編纂的《春秋傳說匯纂》、雍正年間編纂的《執中成憲》、康熙至乾隆初年編纂的《三禮義疏》、《大清一統志》、《通鑒綱目三編》等書,成書時間較早,或者體例不夠完善,或者內容有些過時,則予以校勘、增補,然後繕寫抄入《四庫全書》。 第二,采進和辦理各省公私進呈書籍。在《四庫全書》所采書籍的來源中,各地官府采進和私人進獻的書籍所占的比例最大,辦理工作也最繁雜。由於各省總督或巡撫采進的圖書不免玉石雜陳,真贗混淆,四庫館臣首先加以甄別、校勘和考證,去偽存真,擇善而從;繼而給每部書撰寫出提要,敘述作者生平事跡,記載書籍的源流得失,撮敘著述宗旨和要點;最後提出應刊、應抄、應存等意見,呈送皇帝裁決。所謂應刊書籍,一般來說都是世間罕見,內容有益於世道風俗一類最好的書籍,這類書籍除抄入《四庫全書》外,另外再刊刻單行,以廣流傳。所謂應抄書籍,大都屬於發揮傳注,考核典章以及諸子百家之言,有裨實用一類合格的著作,可以抄入《四庫全書》。所謂應存書籍,系指那些與清代統治集團的價值觀念不相符合或者著述尋常、內容上有瑕疵一類不合格的著作,《四庫全書》僅收錄其書名,稱作存目書。各類書籍送呈皇帝審閱之後,作為定本收入《四庫全書》。 第三,抄錄和輯佚《永樂大典》傳世書籍。從明修《永樂大典》中抄錄和搜輯佚書,是四庫館臣從事的一項極有價值的工作。對於《永樂大典》首尾完整收入的前代佚書,工作比較簡單,可以直接抄入《四庫全書》;而輯校工作中最為繁難艱巨的則是《永樂大典》中的散篇輯佚,因為前代佚書往往被拆散,按字韻系在《大典》的不同部分,需要輯佚者細心收集原著各條內容,排比編次,複其舊帙,然後才能收入《四庫全書》。四庫館臣發現前代佚書,先要繕寫底本,詳加校正;再就各書主要宗旨以及著作源流撰寫提要;最後呈交總裁勘定,區分出應刊、應抄、應刪三種類型,應刊和應抄者繕寫正本進呈皇帝,應刪者保留書名,作為存目書。四庫館臣的輯佚工作是我國學術史上的壯舉,對於保存曆代失傳古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 第四,查禁和銷毀“違礙”書籍。在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過程中,清代統治者對各類書籍進行了極其嚴格的審查,其主要目的是取締所謂“顛倒是非”、“違礙悖逆”等不利於清朝統治的著作。四庫館臣在校閱各類書籍時,但凡發現曆代學者撰寫的著作有“悖逆”之處,或者編選之書有“違礙”條目,全部撤出銷毀。即使已經收入《四庫全書》的書籍,在校勘過程中如果發現上述問題,也都部分地抽毀、改易,甚至完全撤出銷毀。在這些書籍中,不但直接稱呼清朝為“胡”、“狄”、“虜”、“夷”之處要被抽毀,而且宋元以後的著作中使用上述詞語稱呼金朝、元朝之處也要被刪改。禁書與抽毀的結果,一方面使許多有學術價值的書籍遭到摒棄,另一方面使大量書籍失去本來面目,給《四庫全書》的編輯工作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。 綜觀清代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,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認識。其一,清代編纂《四庫全書》,集中了當時一大批學有專長、富有盛名的學者,如戴震精於算學,邵晉涵精於史學,周永年精於輯佚,任大椿精於典制名物等等;又設立總裁官、副總裁官、總閱官、總纂官、總校官等360餘人組成的龐大書館,各司其職,分工協作。正是由於清廷較好地組織各方面力量,才保證了這項修書工程的順利完成。其二,中國學術文化發展到清代中葉,面臨著全面清理與總結曆代學術思想,促進傳統文化進一步發展的緊迫任務。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,由國家大規模收集和儲藏古代圖書,適應了清代中葉全面清理與總結曆代學術文化的社會需要。不能把清代編纂《四庫全書》僅僅歸結為推崇漢學,或者認為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對中國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。其三,《四庫全書》的編纂,給予後來學術發展較大的影響。大批學者把主要精力用於搜集、輯佚、考證、注疏、校補古籍方面,使中國古代考證學、輯佚學、校勘學、目錄學在理論和方法上趨於成熟,形成專門學問。《四庫全書》的出現,對中國學術文化發展具有多方面促進作用,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,使之形成一門內涵豐富、頗具價值的“四庫學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