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|联系我们
 

名家箴言,智者之语

 

     《四庫全書》的查閱與文獻檢索
作者:陸發春 2004年04月13日《光明日報》

  纂修於清乾隆年間的《四庫全書》(以下簡稱《四庫》),集我國古代文獻典籍之大成。據中華書局整理出版《四庫全書總目》時統計,《四庫》共著錄圖書3461種,79309卷。有論者仔細統計,文津閣本《四庫》共計收書3503種,79337卷,36304冊。臺灣商務印書館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》為3466種,如把卷首附錄補遺等計入卷數,共計81305卷。作為文史工作者或中華文化愛好者,面對這樣一個卷帙浩繁的文化載體,掌握查閱和檢索的方法,無疑有著重要的工具性價值。
  了解《四庫》的編纂體例和書籍分類,是查閱該書的基礎。《四庫》所收之書,由當時所能搜羅的政府固有藏書、公私進獻遺書和《永樂大典》輯出之書或臨時加入之書等數千種書中選出。所據版本有敕撰本、內府本、各省采進本、私人進獻本、通行本、《永樂大典》本以及臨時加入敕撰本。此後再依據欽定的收錄標准原則,詳定分類、校對、重抄或撰寫提要等方法,部勒成一個整體。其分類方法繼承了中國古代以經、史、子、集為四部分類法的部稱。《唐六典》雲:“書有四部,故分為四庫。”《四庫》將各種書籍別為經部、史部、子部、集部。各部下再分若幹類,類下細分為屬。群經及小學之書入於經部。經部下分易、書、詩、禮、春秋、孝經、五經總義、四書、樂、小學等十類,其中的禮類、小學類又各細分為六屬和三屬。紀事之書或考辨史體、評論史事等專書入於史部。史部分正史、編年、記事本末、別史、雜史、詔令奏議、傳記、史鈔、載記、時令、地理、職官、政書、目錄、史評等十五類,其中詔令奏議、傳記、地理、職官、政書、目錄類各細分所屬,共二十六屬。著書立說成一家之言者入於子部,子部分為儒家、兵家、法家、農家、醫家、天文算法、術數、藝術、譜錄、雜家、類書、小說家、釋家、道家等十四類,其中天文算法、術數、藝術、譜錄、雜家、小說家又細分為二十四屬。集部收詩文詞曲、散篇零什等書,分楚詞、別集、總集、詩文評、詞曲等五類,其中別類、詞曲各有細分共十一屬。
  《四庫》以各書內容配隸所部類屬,循實歸類,不是泛就書名。四部、四十四類、七十屬的劃分,再配以該書凡例中所詳列的編列各類各屬各書次序的七種規則,由各知識單元組成的整個知識體系清晰可見,特征鮮明。作為《四庫》的相伴產物,《四庫全書總目》(又稱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,以下簡稱《總目》)無疑為文史工作者查閱《四庫》相關典籍資料提供了便捷的線索。《總目》規模200卷,成書於《四庫》纂修前後,刻成流傳於乾隆末年。該書是我國古代最大規模的官修綜合性圖書分類目錄和解題書目。《總目》所著錄之書,除《四庫》收錄之外,存目書籍有6793種,93551卷,合計著錄書籍10254種,172860卷,基本反映了18世紀以前我國古籍存世的概貌,對後世學人搜羅資料、瀏覽閱讀下籍有著重要的指南價值。如該書“凡例”中所示,此書對收錄和存目的書籍,不僅簡要介紹了作者籍貫、朝代、官職、著作等情況,還評論作者的人品氣質,治學傾向及對社會的影響等。《總目》作為我國古代標志性的目錄學著作,曆來受到後世間學者的重視。《總目》是查閱《四庫全書》等中國古籍必不可少的工具書,使文史工作者在讀《四庫》原書之前,已略知概貌,可享受按圖索驥之益。值得指出的是,《總目》分合書種標准、著錄書卷數與《四庫全書》存有岐異之處,如經部·易類,《總目》卷六,《楚蒙山房易經解》(清晏斯戤撰),《四庫》原為《學易初津》(2卷)、《易翼宗》(6卷)、《易翼說》(8卷)三種書收入。又如,《總目》在書名、卷數、成書時間上與《四庫全書》的不合亦有存在。《四庫全書》史部·傳記類《欽定外蕃蒙古回部王公表傳》,《總目》作《欽定蒙古王公表傳》。
 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據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文淵閣本《四庫全書》重新影印出版,極大地方便了那些想直接翻閱該書的讀者群。此影印本不僅包括四部:經部236冊、史部452冊、子部367冊、集部435冊,還包括了《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》(附補遺及索引)1冊、《欽定四庫全書總目》(附抽毀書提要及索引)5冊,另附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暨索引》1冊,讀者可由所附1冊的目錄及索引,方便地查出需找書目的所在冊數及其頁碼。此冊所刊凡例,非常詳實地介紹了文淵閣本《四角號碼索引》以及第三部分《補遺》及其索引,為已經知道著者或書目名的讀者查閱此書提供了方便。
  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自《四庫》問世以來,有關《四庫》目錄學、考證學、校勘學以及檔案史料研究等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成果蔚為大觀。就檢索書籍來說,也出版了許多。值得觀閱的有:⑴哈佛燕京學社引得處魏魯男編、翁獨健校訂、1932年印行的《四庫全書總目及未收書目引得》;⑵1933年商務印書館排印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附印本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角號碼索引》;⑶於炳耀編《中英文四庫全書索引》;⑷楊立誠編《文瀾閣書索引》,1929年浙江省立圖書館排印本;⑸陳乃乾編《四庫全書總目索引》,1926年大東書局《四庫全書總目》附印本;⑹《四庫全書目錄索引》,上海古籍1989年據臺灣商務印書館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目錄索引》訂正重印本;⑺陳垣《四庫全書撰人目錄》;⑻《四庫全書傳記資料索引》、《四庫全書文集篇目分類索引》,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;⑼楊家駱編撰《四庫大辭典》,此書多次補充或改名,有多種版本;⑽範志熙《四庫總目韻編》,四庫全書館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韻編》及中華圖書館排印本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簡明檢查表》。以上索引類書籍對讀者來說,各便其用,要在得其要領,熟練掌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