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工印装,再现辉煌
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在装帧上既追求原貌原味,又有创新。采用传统工艺,手工装帧,典雅大方,美轮美奂。其本身就是一件价值非凡的艺术品。 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质地优良,采用手工宣纸,手工精制。宣纸纸寿千年,较现代出版的胶版书籍更能传之久远。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选用特制金桐仿古书函夹板,更显古色古香,雍容华贵,很有观赏价值。
一、宣纸线装 (一)、宣纸线装书的特点及优点 1、手工宣纸采用特殊防腐技术,防蛀、防霉,能久存近千年,故有“纸寿千年”之说,便于图书收藏。 2、古式线装,工艺精美,古雅大方,赏心悦目,品位非常,宣纸书为竖版,易翻折,份量轻,便于诵读。 3、手工宣纸色泽自然,帘纹细密,韧性柔软;吸墨性好,印出的书行格疏朗,字体端庄,字迹清晰,印纸莹洁,墨色清纯,不反光,看久亦不觉累眼,适于青少年饱览中华传统文化,尤适于中老年研赏华夏文明;毛主席晚年看的书都是豪华大字本的宣纸线装书。《毛泽东选集》和《邓小平文选》等都有宣纸线装大字本,为的是上了年纪的领导同志阅读方便。 4、宣纸书在中国历史悠久,对中华文明保存、发展、传播发挥过巨大作用。书法家、画家,书法爱好者,至今仍钟情于宣纸。港、澳、台及其他华人区仍珍爱宣纸线装书。 5、国人收藏宣纸线装书,彰显学问之渊博,藏书之品位,书斋之古雅,身份之尊荣;送宣纸线装书给国际友人,则可让其领略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,以为中华文物而珍之、赏之、藏之! 6、手工宣纸制作工艺繁杂(38道工序),原料有限(嫩毛竹,龙须草,檀树皮等),手工操作,产地局限,产量小;封面用的瓷青纸、绫绢和耿绢需要的工艺复杂,要求极高、产量有限;手工印刷,手工装订,费时费力,进度极慢,故无法普及。唯其如此,更显珍贵!
(二)、手工宣纸与普通机器宣纸的区别
|
手工宣纸 |
机制宣纸 |
帘纹 |
自然竹制帘纹较明显,能看得出但摸不出 |
机器压制滚动帘纹非常明显,看得出摸的出 |
手感 |
纤维细毛绒感,韧性好 |
光滑,有挺度,脆性,抖动有明显响声 |
色泽 |
自然色,久放不易变色 |
强制化学漂白色,久放氧化,易变色 |
韵味 |
韵味浑圆,渗透性好 |
无韵味,渗透性弱 |
存放 |
防蛀防霉,不变色,宜长久存放 |
防蛀防霉性差,不宜长久保存,相当于普通纸 |
(三)、宣纸线装书的保存 宣纸素有“纸寿千年”之说,不少宋版书籍今天仍然能展现当年的风采。只要好好保管,宣纸书籍定能比普通的胶版纸书籍存世更久。 宣纸书籍收藏有五忌:一忌污染、二忌霉变、三忌虫蛀、四忌光照、五忌潮湿。所以,首先要避免油脂、灰尘等污染,最好在观看宣纸书籍时带手套;尽量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保存宣纸书籍,如不能避免,在天气较好的时候,可以将宣纸书籍取出晾放,让吸收的水分挥发;在书柜中,应选用专门的干燥剂和防虫防霉剂,避免虫蛀、霉变;日光中的紫外线将破坏书籍中的纤维,所以,应尽量避免日光直射。
(四)、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的生产过程 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的宣纸用量,相当于我国5年宣纸产量的总和。今后这样大批量地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。这里有两个问题,一是宣纸原材料严重不足,1919年影印《四库全书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。制造此书所用宣纸的龙须草等原料只在河南、湖北、山西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库周围才有,而该地现在已经被重新规划,原材料变得相当稀缺了;同时,因为家庭作坊式的纸张生产不能很好地处理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,当地职能部门对此正严格治理。二是制造宣纸的工艺也濒临失传。现在懂这门传统工艺的造纸工人年龄大多在50岁左右,因为要掌握这门技术的环境极其艰巨,年轻人不愿学,长此以往,这项技术慢慢地就将失传。
二、小叶金桐木仿古函板
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突破性地选用小叶金桐木作为线装《四库全书》之书帧,并采用几近绝传的古老工艺对书帧进行仿古处理,独特的木纹自然凸现,雍容华贵、国色天香,令收藏价值倍增。小叶金桐木又名金桐,大多生长在阳光充足、干旱的大西北。与其他桐木不同,其木质更加细腻、温润,且其质量轻,花纹更为清晰、豪放,因此自古以来一直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。相传我国明朝“四大才子”之一的祝枝山的夫人——“云里观音”是当朝宰相之女。因为女儿长得国色天香,聪慧、孝顺,老宰相视为掌上明珠。为了给爱女制作一张高雅、珍贵的古琴,老宰相竟私自砍伐了皇陵前的一棵金桐,因此,闯下了杀身之祸,只好把爱女嫁给外表丑陋的祝枝山,由其出谋平息了灭顶之灾。这一典故,让人们更意识到小叶金桐木的珍贵。因小叶金桐木具有重量轻、木质细腻、花纹清晰、靓丽、不变形、不怕虫蛀、能隔音、隔热等特点,所以,二十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日本人曾以两倍于杉木价格的再加上200元/立方米的补差,向我国换取小叶金桐木,用于豪宅、列车、飞机的高级装饰,致使我国金桐木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,导致今天资源匮乏、价格高昂。 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是用传统的手工装帧,从折页、齐栏、打孔、上线、扣面、包角、贴签条等均为手工,技术含量高,做工精细,真正全面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的人也已是凤毛麟角。这种中国传统装帧技术史中最有特色的技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。 综上所述,无论从哪种角度上说线装本《四库全书》的出版都具有非凡的意义!
|